本文目录一览:
BuyNothing
Inside the world of Buy Nothing
揭秘“什么都不买”的世界
David Stahl did not need leftover pickle juice. But a few months ago, he decided to ask for some just to see if it was possible, posting a request to a New York chapter of Buy Nothing, a hyperlocal Facebook group.
大卫·斯塔尔不需要别人剩的腌黄瓜汁。但几个月前,他决定向别人寻求一些,看看这样做是否可行,并在超本地化的 Facebook 群组“什么都不买”的纽约分组发布了一个请求。
It turns out, people are willing to give away just about anything, if you ask. A week later, Stahl walked 10 blocks to a stranger's apartment lobby and retrieved a 1-gallon Mt. Olive jar of the pale green liquid.
事实证明,只要你开口要求,人们就愿意送出几乎任何东西。一周后,斯塔尔走了 10 个街区,来到一个陌生人的公寓大堂,取回了一罐 1 加仑的 Mt. Olive 牌淡绿色液体。
Welcome to the wild world of Buy Nothing, a network of social media groups, mostly on Facebook, where people give and receive things, treating the stuff taking up space in their homes as gifts meant to be shared and treasured. Created in 2013 by two women in Bainbridge Island, Washington, it has grown to 6,700 independent Buy Nothing Facebook groups in 44 countries.
欢迎来到“什么都不买”的疯狂世界。这是一个社交媒体群组网络,主要集中在 Facebook 上。人们在这里给予和接受东西,把占据家中空间的东西当作礼物,用来分享和珍藏。2013 年,来自华盛顿班布里奇岛的两名女性创建了该组织,现已在 44 个国家发展出 6700 个独立的“什么都不买”Facebook 群组。
Giving away the stuff that you no longer want is nothing new. But Buy Nothing turns the act of decluttering into a way to meet and befriend your neighbors. Because each group is geographically limited, sometimes encompassing only a few city blocks, an active group can become a tightknit trading post.
把你不再想要的东西送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什么都不买”会把清理杂物的行为变成一种与邻居见面和交友的方式。由于每个群组都局限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有时仅包括几个城市街区,因此活跃的群组可以成为联系紧密的交易站。
"We have plenty right here within each of our local communities to sustain us," said Liesl B. Clark,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Buy Nothing Project. "If we can reuse and refurbish and fix and repair and just keep recycling these items, nothing needs to be discarded."
“我们每个当地社区都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我们。”“什么都不买”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丽莎·B·克拉克说,“如果我们能够重复使用、翻新、修理和修复这些物品,并继续回收利用,那么就不需要丢弃任何东西。”
主编:Jojo、Dobby、啾笛
品控:Jojo、迎迎
审核:Jessie
重点词汇
leftover
/ˈlefˌt̬oʊ.vɚ/
adj. 剩下的,留下的
词性拓展:leftover(n. 剩余物(尤指食品))
搭配短语:to pack up leftovers(打包剩饭菜)
pickle
/ˈpɪk.əl/
n. 腌黄瓜;腌菜
chapter
/ˈtʃæp.tɚ/
n.(俱乐部等大型组织的)地方分会;章
give away
赠送,送掉;泄露(秘密)
例句:They gave away as little information as possible.(他们尽可能不透露信息。)
例句:I gave most of my books away when I left college.(我大学毕业时把大部分书都送掉了。)
just about
几乎,差不多
英文释义:almost exactly; nearly
例句:He can do just about anything.
lobby
/ˈlɑː.bi/
n. 大堂,大厅;游说团体
搭配短语:an anti-abortion lobby(一个反对堕胎的游说团体)
retrieve
/rɪˈtriːv/
v. 找回,取回;挽回
英文释义:to find and bring back something
例句:We taught our dog to retrieve a ball.(我们教狗学习捡球。)
搭配短语:to retrieve a situation(挽回局面)
pale
/peɪl/
adj. 浅的,淡的;苍白的
反义词:deep(adj. 深色的)
搭配短语:pale blue curtains(淡蓝色的窗帘)
(be) meant to
意在,旨在
例句:It was meant to be a secret.(这件事本来是要保密的。)
treasure
/ˈtreʒ.ɚ/
v. 珍惜,珍藏
词性拓展:treasure(n. 宝藏)
例句:His library was his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
declutter
/ˌdiːˈklʌt̬.ɚ/
v. 清除,清理(多余物品)
相关词汇:clutter(n. 杂物;v. 乱堆,塞满)
例句:Could you get rid of some of that clutter in your bedroom?
例句:Piles of books and papers cluttered his desk.
词根词缀:de-(表示“除去”)
英文释义:to remove mess or clutter from (a place)
例句:There's no better time to declutter your home.
befriend
/bɪˈfrend/
v. 和……交朋友,以朋友相待
相关词汇:friend(n. 朋友)
词根词缀:be-(表示“使……变成,把……当作”)
相关词汇:belittle(v. 轻视,贬低)
例句:He was longing for someone to befriend.(他渴望着交个朋友。)
encompass
/ɪnˈkʌm.pəs/
v. 包含,包括
近义词:include(v. 包含,包括)
例句:The Liao River valley is an area encompassing parts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 of Liaoning and Jilin and the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辽河流域包括了中国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tightknit
/ˈtaɪtˈnɪt/
adj. 紧密团结的
相关词汇:tight(adj. 紧的;关系密切的)
搭配短语:tight bonds between humans and pets(人宠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关词汇:knit(v. 编织;使紧密结合)
搭配短语:a tightly knit team(= a tightknit team)
同义词:tight-knit, tight
post
/poʊst/
n. 贸易站;哨所
搭配短语:police post(警察岗亭)
搭配短语:customs post(海关关卡)
sustain
/səˈsteɪn/
v. 维持……的生命,供养;维持,使持续
搭配短语:to sustain economic growth(维持经济增长)
相关词汇:sustainable(adj. 可持续的,不破坏环境的)
例句:In order for a planet to sustain life, it needs energy, carbon, liquid water and an atmosphere.(一个星球要想维系生命的存在,就需要有能量、碳、液态水和大气。)
refurbish
/ˌriːˈfɝː.bɪʃ/
v. 整修,把……翻新
相关词汇:furbish(v. 翻新,将……整修一新;更新)
搭配短语:a freshly furbished dining room(一个刚刚整修一新的餐厅)
例句:I wish to furbish up the Japanese I learned at collage.(我想重温一下在大学里学过的日语。)
例句:The hotel has been completely refurbished.
discard
/dɪˈskɑːrd/
v. 抛弃,扔掉;打出(不想要的牌)
词根词缀:dis-(表示“除去”)
搭配短语:to discard stuff that's past its sell-by date(丢掉过期的东西)
相关词汇:sell-by date(n. 保质期)
亚马逊测评是什么?
亚马逊测评是什么
测评的目的,无非是要增加Review或者店铺Feedback的数量,来提高listing的权重和有效说服买家。既然目的这么明确,又凑巧亚马逊加大了对刷单的打击力度,弄得卖家都是心急如焚。在如今Review恰似“一票难求”的局面下,我们能做什么?怎么来做?
一、我们先来一起探讨下如何找的问题?
1)Facebook:
Facebook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连接着无数人脉,而对做跨境电商的人来说,人越多,流量越大,对销售就越有利。如何利用Facebook来为你的销量添砖加瓦呢?
①个人主页上发布产品信息:
类似在朋友圈发布一条动态一样。你的好友越多,产生询盘的机会就越多。
要考虑几个因素:一是Facebook不允许大量加陌生人,你的好友从哪里来?你加好友的频率要把握好。二是你的主页产品信息发布多了苹果小火箭节点购买,会被别人屏蔽,就像我们讨厌微商一样,刷屏就会让人反感,要注意把握度。该方法需要长期布局。
②建立一个官方粉丝页:
自建或者代理商帮你开的第三方粉丝管理账号,本质都一样,都需要先有一个个人的Facebook账号。创建Facebook粉丝专页后就需要做广告,首要目标就是获得大量粉丝。这个过程需要花费一大笔预算。
粉丝数到多少才会产生效益呢,这个要根据多方面原因来综合,首先你需要有专人来打理这个专页;另外粉丝的黏性非常重要,你需要和粉丝逐步建立互动,获得粉丝的认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曾经见过一个公司的Facebook粉丝数有10多万,都是花钱做广告获赞得来的,但是不管是发布产品折扣信息,还是搞一些活动,如果没有人参与,转化率几乎为零。所以,即使你有了粉丝,想让你的粉丝跟你互动,买你的单,也非容易之事,需要长久经营和投入。
③找相关红人发布产品信息:
实践证明,这是短期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种形式,红人的费用是直接跟他所带来的销量挂钩的。他能力越强,你销量越好,多付他一些报酬也是值得的,所以,找好找对红人很重要。教程《网红营销:90%卖家想不到的玩法》将为您详细介绍寻找海外网红的3种方式及合作注意事项。
④群组:
在群组发布消息大部分都是需要审核的,你可以多挑一些专门用来发布产品信息的群组。二手群组或者Deals或者code群组,这个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式,操作简单,投入少。主要还是和群管理或者群主处理好关系,那样你发布的才不会每次审核或者直接被删除。
运营Facebook的技巧:
①推荐Facebook主页:
创建了Facebook主页,一般选择品牌、产品宣传而非兴趣小组。因为兴趣小组对权限的限制更大一些,毕竟Facebook禁止免费自我推广。其次就是要丰富内容,必要时做一些付费广告推广,慢慢增长粉丝。
学会提醒你的粉丝点击Like和share按钮。一个fan page在最初的时候很少有互动,所以在这个初级阶段,可以向你的朋友主动地发送信息。可以让他们在一些话题讨论中予以帮助,最后公开地给予他们奖励。
Status-tagging(标签)是一个好工具,标签一个作者或者一个有名气的Facebook page能够带来注意力,不过标签的理由要充分。例如,无私地提供一篇文章,但要真实,最后,粉丝也会感谢你的分享。
利用Facebook Directory和Facebook Search,搜索与你的细分市场相同的Facebook pages,或者搜索一些与你的业务相关的讨论。向这些著名的Facebook page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与他们的管理员和会员建立信任和关系。要对它们做更好的了解之后才能让他们去访问你的page。
另外,可以在每篇博文底部加入Facebook和Twitter的URL。
②定期更新信息:
定期更新信息,可以保持你的档案页处于活跃状态,你可以在档案页上方的输入框里写点内容,一天一次或几天一次都行小火箭最新下载,但要让你的页面看上去引人注目。
要想别人喜欢你,首先,你要likeable(可亲),一个杂乱无章的Facebook页面可是会立马“赶走”客户的。就一个Facebook page来说,优质的内容和活跃的互动能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其他的因素还有品牌本身、持续更新的信息、fans和admin之间活跃的互动等。
③组建并加入群组:
自己组建并加入一些相关群组,可以拓展好友,扩大影响。群组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功能之一,为了更好地使用Facebook,建议你建立一些群组,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过滤。同时还可以拓展好友,扩大影响。
Facebook列表和Facebook的其它群组功能(页面)不同,在Facebook主页点击“更多(more)”链接,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群组。
注意:无论是多熟悉的朋友也好,测评都要讲究一次性合作。多次的话容易被关联。因为一个账号异常的账户经常去一个店铺买东西的话,他账号被关的话有可能会关联到我们的账户,所以建议找刷单卖家都是一次性合作即可。现在刷单越来越严格,大家尽量养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习惯,避免被亚马逊发现刷单。
2)国外亲朋友好友帮忙:
通过在国外的亲戚,留学的同学、工作的伙伴相互介绍帮忙,让他们测评的同时介绍更多的人帮忙测评,这种测评方法安全系数高,但是可能操作起来费时费力。
3)收集竞争对手listing下顾客信息:
跟踪竞争对手listing下面的review信息,有很多都是专业测评人员留下测评,虽然很多会将自己信息屏蔽,但是还是有部分卖家会留下自己的Facebook和邮箱,我们可以去联系他们。
4)华人论坛找测评人:
去国外华人论坛找测评人,各种bbs论坛,大家经常都会在上面组织活动,而且沟通起来也很方便,所以通过华人论坛来找测评是很有效的方法。
5)合作过的测评人:
鸡生蛋蛋生鸡,测评人都认识很多同行或者亲戚。
6)同行交换资源:
比如说我是做蓝牙耳机的,你是做音响的,那么我们两个是否可以交换一下测评资源呢?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7)黑科技爬数据:
我们可以利用爬虫软件去爬取网站信息。
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讲几点:
①买家不要给卖家账号review 链接:
现在亚马逊检测越来越精准,如果他的账号经常有站外流量比如Facebook、微信、邮箱等渠道进入,那亚马逊就会高度怀疑测评人操纵review的嫌疑,再加上每天刷10+单的话,这样很容易被封号。
如何处理呢?建议买家最好是截图自己的review链接,包括历史记录和做好review链接。
②买家不要同个店铺多次下单:
互补性的产品就可以多次下单,比如买手机配手机套,买铁锅配锅铲。但是如果一个店铺里面下个几十单,同个产品下5、6单的话,这个买家账号很容易就被封号了,我们自己的卖家账号也很容易被关联上。
③买家收到产品之后不要马上做测评:
有些中国卖家在买家还没收到产品的时候就催着要测评,这样明目张胆的操纵review,封号是必然的,因为很容易被亚马逊检测到。一般真实的卖家都会延后一个星期才会给出review。所以我建议测评一个星期以后再给,出了不容易被亚马逊监测到它要刷单的嫌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让它去充分的去使用我们产品去了解这个产品,这样的review质量才会更高一些。同时我们卖家要给他们专业的指导,因为只有我们熟悉这个产品。
④不要通过虚拟IP和多VPS 刷单:
通过虚拟IP注册和多个VPS搭建来刷单是非常危险的(刷单公司常用方式),只要通过站内,亚马逊100%可以检测到刷单。最近三个月,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大卖家也因为搭建VPS虚拟ip去建小号刷单,比如赛维,当然这个我是听说的,但是我更怀疑他是采用发红包形式、小号跟卖大号上review形式、自发货,导致他的大账号都被关联了。
所以不建议采用虚拟IP注册小号去刷单,这样很容易导致他的账号被亚马逊检测到,导致店铺被关联。
⑤买家必须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去购买:
买家必须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去购买,而不是通过账外点击链接去购买。就像我们平时去京东、淘宝买东西,都是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去,上面给了大家一张VP review截图,里面有一个购买产品的流程指南。一般卖家不懂这些流程,这时候你就要教他们如何操作,我建议先浏览2、3个相同类型的产品再去点击我们的产品,然后我建议一个产品下单控制到到5~10分钟,对比5、6个产品再去下单。
如果产品没有关键词排名如何解决?我建议使用长尾关键词去给到买家,如果长尾关键词都没有排名的话,那就给他广告的长尾关键词,一般通过广告都是找得到的。而且通过广告点击购买的话,对于我们的权重、CPC、Listing的提升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果真的连广告都找不到,那我们告诉他的店铺名的关键词,而且搜到之后先做对比不要马上购买。
关于测评,再次强调以下六点:
①不要给链接,让买家通过搜索关键词购买:
卖家不要直接跟买家要review链接,要截图review信息、profile信息发给我们。如果直接点review链接可能会造成买家封号和卖家被判定刷单。
②控制20%~30%留评率:
不要让买家100%留评,特别是新上的Listing,一般建议以20%留评比例去做review,至于说后面的80%留评不是说放弃,而是跟买家说清楚,后续都是要还的,等我们自然流量多了之后,刷单就变少了,我们就可以要回之前80%的评论。
③催评不要操之过急:
不要猴急让老外留评,外国人不喜欢被被人约束。有时候产品也就几美金,不要因为别人没有马上去留评就去群里曝光骗子,这种是不可取的,循序渐进跟老外沟通,一般问题都可以解决的。
④不要使用虚拟IP刷单:
⑤全部五星review不可取:
如果每个买家都是留五星好评就会让人感觉太假都是刷的,偶尔需要留些3、4星的review,而且多些高质量评论和对产品质量提出改善的评论。
⑥、不要提前转账:
一旦提前转账买家可能跑路,最好可以等到留评之后再转账给外国人。同时要记得遵守契约精神,准时转账,不然被取消订单,甚至被留差评就得不偿失了。
如何避免被亚马逊工作人员敲诈勒索?
寻找测评人员,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测评属于灰色违规,除了看得见的执勤警察(亚马逊算法),我们不可忽视的还有便衣(伪装的测评师)的钓鱼执法。我们只要不被抓住把柄和证据即可。把握好以下三点:
①不要用亚马逊注册邮箱去注册PayPal邮箱,也不要让自己的PayPal邮箱跟自己的品牌关键词挂钩,更不要用卖家的账号绑定的信用卡去绑定类似PayPal等给测评者付款,严重的造成店铺关闭。
②买家不要截图后台操作给卖家,比如转账的时候证明订单是否是跟进状态,这种一下子就暴露自己卖家身份了。
③不要用亚马逊注册地址去注册PayPal,因为转账的时候有个勾选地址,如果忘记勾选就会把转账地址发给买家,买家可以根据地址进行举报。
如何有技巧性的进行催评?
外国人不愿意留review有三种情况:
①真心不喜欢产品,所以不想花时间精力去写。
②催评过急,引起反感。
③突发情况造成没办法留评
我们催评都是有技巧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跟测评买家做朋友:
当测评买家收到产品5~7天之后,我们可以咨询买家对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时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他们,跟他们做朋友。
②提供专业服务:
告知如何去更好的使用产品,包括如何使用可以杜绝产品缺陷。比如说苹果手机,充电的时候它们快没电的时候就手机比较卡了,我们就告诉他苹果手机在快没电的时候,如果不充电会很卡。
③三顾茅庐:
用专业精神去诚恳对待每个测评人,给出最真挚的建议,一般只要Facebook对应的Messenger回访两次,测评人都会愿意留下review的,如果还是没有留下review的话,我们第三次回访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点明主题,用真挚的口吻希望他能对产品给出改善的意见。
如果三次都不愿意给review的话,基本就是可以放弃了,不要去强迫和恐吓被人,因为他有可能去举报我们的账号。
④节日回访:
节假日回访一下测评人,比如黑五和感恩节、万圣节,可以再问他们的用户体验的同时,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推荐给他的朋友购买,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测评人。
⑤语气委婉,多关心多互动。
如果是让我们写review给测评者去上评,我们一般建议评论可以包含如下:
①测评对产品的包装、规格、结构整体性描述;
②产品与众不同的亮点;
③产品的缺点;
④产品使用指南。
亚马逊Review大如天,如何获取
方法1:建立客户邮件列表
这是一个长久的累积过程,可能需要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却是获得review的最佳途径。
首先你需要获得目标客户的电子邮件。你的电子邮件列表可能是那些来自购买了产品,并留下评论的客户。
你还可以访问竞争对手的亚马逊商店,找到目标用户电子邮件地址。这听起来似乎并不难,但手动操作并非易事。但你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例如AMZDiscover,它能帮你收集特定受众,搜索他们的电子邮件。
你可以向列表中的客户发送review请求、广告(链接到你的登陆页或网站中)等。当然,在此之前你需要对登陆页和网站进行优化投资,有助于提高客户转化率。
方法2:利用各种论坛
许多人喜欢聚集在各种论坛上,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事。Reddi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还在里面建立了很多群组,讨论自己的话题。
你可以进入相关的论坛中,参与讨论。注意发表与产品相关的内容前,先加入论坛的讨论,与人们打成一片。
在与人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后,你可以免费赠送一些产品给他们,请求他们在你的产品下留下review,这才是重点。
方法3:特惠网站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获取review的渠道。首先,你需要在Vipon、Snagshout或类似的特惠网站上注册,提供折扣产品换取review。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方法通常比在通过论坛成功率更高,耗时更短。
但也有风险存在,因为亚马逊禁止卖家使用这类网站。而且许多类似网站要求你成为会员,或者在你发布交易之前,需使用他们的工具。如果你能设法让网站上的买家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你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获得review的好方法。
方法4:获得Review服务
市面上有许多为卖家收集review的服务机构,你可以把这块事务外包给他们。这能让你获得尽可能多的review,但相对成本较高。
方法5:充分利用客户服务
通过亚马逊 API,你可以访问一些可以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的第三方工具,向每个购买客户发送请求,留下review。
一般来说,自动电子邮件分为三封:第一个是发货提醒邮件,第二个是收货提醒邮件,第三封邮件是在客户收到产品后的问候邮件。
在第三封邮件中,你也可以礼貌地请求买家留下review。
方法6: Facebook群组
Facebook群组里有很多卖家和reviewer,你可以在这些组中发布产品和产品报价。注意,通常只有免费产品和折扣产品能够吸引reviewer的兴趣。
一般你有两种方法能获得reviewer:一种是自己发布息,等待有兴趣的人;第二种方法花钱,请Facebook推广你的消息。
当然, Facebook群组寻找中寻找reviewer是有风险的,因为一些卖家或竞争者会窃取你的产品创意,或者拿走你的免费产品,而不留下任何review。但如果你预算足够,试试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