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注册FaceBook?
打开Facebook官网,按照页面提示填写Facebook注册信息。账号注册的时候主要是填四个信息:姓名、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生日。
基本的账号信息完善了以后,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设置”模块里面添加自己的去“其他语言的名字”,这样做主要目的是账号被block的时候,能够申述的回来。
Facebook使用技巧:
1、Facebook支持搜索好友,你可以使用手机号搜索,也可以搜索好友的真实姓名。
2、在Facebook的设置界面,用户可以切换语言,也可以更新个人信息,还可以进行支付管理。
3、Facebook可以拉黑用户,已经拉黑的用户可以在设置界面将其解除。
facebook帐号种类有那些? 百度知道
一、个人号,就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号,
二、农场号,就是工作室用电脑或软件,批量注册的号。
三、大黑,小黑,就是盗来的号
四、白号,就是刚注册的号。
全世界的人类总共有56种性别,为什么会这样?
一、首先是关于“为什么会这样”的回答:
题主所述的“全世界人类总共有56种性别”,应该是指2014年2月,美国一个叫GLAAD的组织与Facebook合作,将性别选择扩大到56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Facebook平台对于跨性别与性别错位群体能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其中关于56种性别的具体分类网上资料有很多,百度也可以搜到中文的描述,因此不再赘述。另外我还查阅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性别平等资源中心的介绍。
二、那么现在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跨性别与性别错位。
跨性别:是指在性别认同上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符的个体。例如生理性别是男性,在心理上认知自己应该为女性。
性别错位: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导致的一系列偏差行为等等,例如认为自己应该是女性的男生表现出一系列不符合自己生理性别的行为,这往往导致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
三、关于题主所问的“如何形成”的回答:
性别类型的多元化发展起源于现代经济科技发展浪潮下,人们思想的变化发展以及女权运动的兴起。这56种性别分类产生于美国,与美国的女权主义运动、性别平等思潮有着紧密联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往往指的是人生下来所具有的生理性别。这56种性别分类所指的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在心理上对于自己应该是什么性别的一种认知,是一种对于“性别”的定义的再建构,赋予其更强的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由于认知的流动性,也有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性别是流动的”这样的观点。
个人拙见,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描述自身性别认知的“标签”,就好像许多人所说的“我的性格是外向或内向”一样。但是如此之多的性别类型,我们也无需一定给自己寻找一种“标签”贴上。包括人格类型也是一样,本质上其实是为了提供一种途径,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我。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任何一种人格测验都无法完全精确的概括你的行为表现,因此辩证看待就好。
facebook的广告该怎么定位受众的?
爆单不“卡壳”,广告不“撞课”
Hello,我是君志学堂的Neos小火箭加速安卓,专注于解决独立站与Facebook广告的疑难杂症。
我们是否觉得FB广告找受众比找对象难,找不出来只能“空投”?
我们是否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受众,来来去去总是用它们,但效果越来越差?
找受众比找对象难?
#Facebook广告受众选择界面
每次提到受众,就会不由自主地会苦恼起来。这些问题不停地敲击我们每个投放的脑袋:
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要选哪个受众;
担心选的受众效果差,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办;
一直用的受众效果变差,不得不再找新的受众。
那找受众真的比找对象难吗?
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广告受众的基本组成部分:
FB核心受众定位= A.地点 + B.年龄 + C.性别 + D.细分受众
A+B+C:国家/区域+年龄段+性别
这3个是我们最基础的受众定位;基本上雷霆小火箭,通过了解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即可清楚有哪些可以选择。
而难点就在D.细分受众
#细分受众列表
细分受众之所以难,在于除了受众列表以外,还有数目众多的非列表受众;这些受众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用户兴趣点,让人眼花缭乱。
#系统推荐的非列表细分受众
列表细分受众:系统分类的通用受众,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较大的用户规模。主要包括3大类:
1.Demographics(人口统计特征):
根据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感情状况、职位等因素统计出相应用户作为受众。
2.Interests(用户兴趣点):
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主要是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更具有相关性。
3.Behaviour(用户行为):
根据用户在FB上的具体行为和设备使用情况来区分用户属性。
非列表细分受众:同样是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但相比通用的列表细分受众,普遍性和概括性相对较低,更具体化。
总结:选择细分受众的重要性
细分受众都是系统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出来的定位,对于广告投放的精准程度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没有选择细分受众,简称“空投”,很大程度上加大广告投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非常容易影响广告测试的效率。所以一般不建议新手使用“空投”。
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
我们经常会遇到爆单前“卡壳”的情形,当用一组细分受众投放的广告测试效果很好,然后不断用复制和加预算的方式进行扩量,结果随着广告数量一多起来,效果却不尽人意。
其实,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广告在“撞课”。即使广告所选的用户规模很大,随着同样广告的数量一多起来,相互竞争的概率也在逐步上升;会出现用户多次看到同一条广告的情况,广告重复曝光自然效果也会打折扣。
那如何减少爆单前“卡壳”,让广告刚起效的“1”变成“100”。在知道细分受众是什么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到底是怎么找出来的。
1.细分受众基本分类
先围绕产品本身和定位的人群来寻找细分受众,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以 礼服 品类 为例)
(1) 产品词:根据产品属性相关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Bodycon Dress、Corset、Little Black Dress、Party Dress、Cocktail Dress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同品类的其他细分受众
(2) 场景词:根据产品使用场景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适用场景的细分受众
(3) 用户兴趣词:根据产品定位人群的兴趣点,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受众列表找到其他符合用户的细分受众
(4) 热点词:根据节假日、社会热点、时事等,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Christmas、Halloween、Black Friday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符合热点的细分受众
(5) 品牌词:根据产品品类或所在类目的品牌,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Zara、Shein、Fashion nova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同类型的细分受众
总结:
该细分受众分类主要针对较为庞杂的非列表细分受众,方便我们可以找到适合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的定位;
按分类整理出来的细分受众,是较有可能起效的广告定位,但并不确定可以马上起效,要进行广告测试才能得出结论;
细分受众只是广告受众的其中一部分,需要跟“A.国家/区域+B.年龄段+C.性别”结合起来,“A+B+C”的不同也会造成广告效果的差异;因此,判断D.细分受众的作用时,必需先考虑广告定位的前提部分。
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FB广告受众除了上述的基本组成(核心受众/保存受众)外,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定义受众(又称再营销);另一种是类似受众。
其中,我们可以把这三种受众形式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冷受众(Cold Audience),代表的是新受众,包括核心受众与类似受众;另一类则是热受众(Warm Audience),代表的是已有用户留存的老受众,包括了自定义受众。
不管是自定义受众还是类似受众,它们的来源一般都是根据核心受众的广告数据累计留存或分析推导出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先要认识如何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核心受众/保存受众(细分受众):
核心受众的“核心”体现在上述内容的4个基本组成部分,尤其是细分受众;
而保存受众的“保存”表现在可以保存并重复使用的功能。
#保存受众的保存功能所在
除此之外,核心受众还有两个细节点可以让广告定位更加精准;一个是细分定位中的“排除”和“缩小受众范围”;
“排除”可以将特定人口统计数据、兴趣或行为从已选的受众中排除,排除非产品目标的用户;
“缩小受众范围”选定的关键词要求受众必须满足此条件,从而缩小受众规模,更聚焦于目标用户。
我们可将“添加/排除”“缩小受众范围”“进一步缩小受众”看作是细分定位的细分层级;可以为每个层级添加多个条件,让受众更灵活,定位更精准。
#细分受众的细分层级关系:
“添加”:或;
“缩小受众范围“:并必须符合;
“排除”:并排除其中;
另一个细节点则是隐藏在语言设置下的“联系”选项,选择那些跟FB主页或活动有过联系的用户,或者把他们排除在外,以找到新的受众。
苹果手机为什么注册不了facebook
Facebook在中国区内无法使用,因此也是无法使用苹果进行注册的。
Facebook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于2004年2月4日上线,于2012年3月6日发布Windows版的桌面聊天软件Facebook Messenger(飞书信)。主要创始人为美国人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照片分享站点,截至2013年11月每天上传约3.5亿张照片。截至2012年5月,Facebook拥有约25亿用户。Facebook的总部在门罗帕克的Hacker Way。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Facebook排名第9。5月18日,欧盟委员会竞争监管机构对Facebook罚款1.1亿欧元(合1.23亿美元)。6月29日,Facebook以大约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通讯应用程序WhatsApp。12月21日Facebook 与环球音乐本周四宣布签订了一份长达多年的全球性版权协议。
2018年3月28日,Facebook表示,终止与数家大型数据代理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